
作者/曹旋律
新冠肺炎(COVID-19)酿成的世纪灾疫,让人意识到为了短暂满足口腹之欲,人类打开装着病毒的潘多拉魔盒,造成全球生命与生计的重创。为了尽快消弭灾难,慈济美国从2020年7月15日开始,邀约餐厅和食品工厂加入“素行动联盟( Very Veggie Movement)”,以提供优惠折扣和多样的美味素餐点的方式,来吸引更多人茹素,推动更健康、环保的饮食文化变革。
想做素斋却一直犹豫
早就想尝试增加素食菜单的马来西亚餐厅业主张国汉,对着上门推广“素行动联盟”的慈济志工感叹:“遇到你们,真是很好的机缘……”。
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,三点多,正是餐厅忙碌之后短暂的空闲时间。疫情发生之后,必须身兼老板和大厨双职的张国汉,抓紧机会,靠在堂边小憩一下。隐约闲,他听到自己的太太正和谁聊着天,“素食”、“免费广告”、“茹素客人”等关键字飘进耳中,一下子就引起了他的注意,心想:“好哦!去听听!”
回忆起那天,张国汉很庆幸抓住了这个缘分:“梁明婵跟我说了很多,为什么要吃素和素斋是什么。她讲得很清楚、实在。”德州休士顿的慈济志工梁明婵,冒着高温酷暑,不辞辛劳地来到张国汉的餐厅推广“素行动联盟”。一下午的交谈打动了张国汉,让他答应回家想想,要如何参加这个活动,以及用什么方式成为“素行动联盟”的伙伴。
来自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张国汉,2000年落脚纽约,之后在餐馆打工六年后,搬去妹妹居住的休士顿,从此在德州结婚成家安顿了下来。他先是与人合伙开餐馆做美式中餐,如今,在糖城六号公路附近的商圈,独资开了这家马来西亚风味的小餐馆。
“马来西亚很多人吃素,以前我遇到过一个师父,他跟我说:‘你应该开一个马来西亚风味的素斋餐馆。’我一直都很想试试,但也一直犹豫,怕难做。”张国汉感叹道:“遇到梁明婵、遇到慈济, 真的是个很好的机缘;所以我回到家就一直想,晚上睡觉也在想,想如何做一个素斋的菜单,设计美味的素菜,让更多人爱上素斋。”
素斋可以很好吃!

下定决心之后,张国汉设计出十一道素菜的菜单,请慈济志工到餐厅来帮忙拍照,烹煮出其中六道菜让志工团队试菜。例如:“铁板豆腐”是用亲手制作口感嫩滑、豆香浓郁的新鲜豆腐,裹上蕃薯粉炸脆之后,与花菜、青豆、木耳、胡萝卜等几样素菜炒熟,用烧热的铁板盛着,再趁热浇上香菇蚝油酱汁,立刻香味四溢,嫩滑的豆腐和爽脆的蔬菜,口感滋味相得益彰;“泰式素香鸡排”则是用素鸡扒搭配张国汉研究特调的泰式甜酸酱汁、爽脆的豆芽、新鲜的西红柿和黄瓜,是一道非常适合夏天食用的开胃美食;还有“素炒牛河”、“炒粉”和“清炒斋菜”等,素香味俱全让志工们吃得赞不绝口。





众人的赞赏为张国汉带来了许多信心,他说:“素斋可以做得很好吃,重要的是多试多想,比如一个简单的炒青菜,放蒜头或者不放都可以做得很好吃,关键在于火候,过火了,菜软了就没有口感,要鲜甜又脆的,才好吃。”张国汉个人在生活中也是多吃素,少吃荤菜:“我自己大部分时间也吃素,配合适量的运动。我身体很好,比如遇到被油烫伤、被刀切伤,我都愈合得很快。”
张国汉透露,决心做素菜菜单,自己要准备一个新的炒锅,专门做素菜之用。此外,调料酱汁也要分开,不能和荤菜混用,现在他有素的香菇蚝油,以及用蔬菜提炼的素精粉,可以提鲜调味,将来也想开发更多纯素的调味方法,确保自己做的素菜既美味又不掺杂荤腥,能对得起前来吃素的善心茹素人士。

一切正慢慢好起来
新冠疫情对餐饮业的打击巨大,张国汉回忆起过去数月,年初的时候,生意还是夜夜爆棚,宾客们都要排队,二月底时,突然就门可罗雀。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:“三月份时,我想惨了!惨了!没有生意了!没想到四月更惨,五月更更惨。”因为疫情,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出门,张国汉也不敢再请人,自己和太太两个人看顾餐厅,一大早就要起床采购食材,赶回餐厅后厨做准备,十一点开门,差不多要一直忙到晚上八、九点关门后才能休息。
幸好到了六月、七月,餐馆生意稍有起色。张国汉的餐厅位于住宅区,在家上班和学习的居民打电话到餐厅订外卖的数量增加了,张国汉介绍,现在周一到周五工作日,大部分是外送餐食的生意,周五晚上和周末两天有时会有人来餐厅用餐,大家都很小心带着口罩。他很怀念餐厅生意好的时候:“很多人来吃,路过的、本地的、还有外州的人开车一个小时,专门来我餐厅,吃我做的菜。”
如今生意艰难,但张国汉毫不气馁,期待着生意好一点,他可以请人帮忙后,他要用更多时间研究如何做好素菜:“比如我一直想要做一道红烧素鸭,把豆腐皮炸脆,然后在卤水中浸泡一个晚上,再蒸;还有我想用芋头做一道马来西亚风味‘鱼形状’的菜,工序很复杂,要切、要蒸、要磨碎芋头,拌入各种调味和配料,再用模具做成鱼的样子,好吃又好看。”

张国汉说,他附近的餐厅有台湾菜、上海菜、广东菜,有美式中餐、也有自助餐、但唯独没有素菜餐馆,如果自己能把素菜做好,通过“素行动联盟”让更多人知道,那就能把握机会,吸引到茹素的客人,也能让更多人了解马来西亚素菜的独特风味。